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我国承担“动态防雷”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2022/5/27 22:22:05      点击:

在当日于上海落幕的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上,由该公司承担的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科技成果获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标准工作立项。这标志着我国承担起“动态防雷”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雷电灾害愈加频繁,成为世界性难题。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导,国网江苏电力公司牵头、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承担的智能电网动态防雷技术适应于未来气候变化,将雷电防护从传统的“静态被动模式”转变为“智能动态模式”。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静态防雷”通过加装避雷针、避雷器和避雷线等,将已经发生的雷电被动“引入”大地,“绕开”电网设备。“智能动态防雷”则通过预测未发生的雷电,实时调整电网运行结构,促使电能流向主动“绕开”雷击区,提高极端灾害天气下电网安全防控水平。该技术还可实现多地域多范围实时雷电探测预警,不仅可保护核心区域200平方公里,精确监测1000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域,还可扩展实现10000平方公里以上广域范围的实时预警、调度控制、动态防护。
2017年5月,世界首套地区级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在江苏苏州投运,系统化实现电网“动态防雷”。国际大电网会议是电力系统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之一。2019年7月,由国家电网公司及国际大电网会议中国国家委员会,向国际大电网会议递交智能电网动态防雷标准工作组立项申请。2019年10月22日,该申请获得国际大电网会议批复,国际大电网会议委派专委会主席在上海IEC大会上交付了立项批文。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EC的宗旨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为实现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希望各成员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本国的标准化工作中使用这些标准。

       近20年来,IEC的工作领域和组织规模均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今天IEC成员国已从1960年的35个增加到72个。目前IEC的工作领域已由单纯研究电气设备、电机的名词术语和功率等问题扩展到电子、电力、微电子及其应用、通讯、视听、机器人、信息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和核仪表等电工技术的各个方面。
IEC标准的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IEC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召开一百多次国际标准会议,世界各国的近10万名专家在参与IEC的标准制订、修订工作。IEC现在有技术委员会(TC)94个;分技术委员会(SC)80个。IEC标准在迅速增加,1963年只有120个标准,截止到2008年12月底,IEC已制定了5425个国际标准。
我国1957年参加IEC,1988年起改为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名义参加IEC的工作,中国现在是IEC的89个技术委员会和107个分委员会的P成员。。近期将改为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的名义参加IEC的工作。目前,我国是IEC理事局、执委会和合格评定局的成员。1990年我国在京承办了IEC第54届年会,2002年10月我国还将在京承办IEC第66届年会。